鲁剧红了,编剧却断了层 逄春阶委员建议打造山东名编剧团队
“从《高山下的花环》到《孔繁森》,再到《大染坊》,从《闯关东》到《钢铁年代》,再到《南下》《沂蒙》,‘鲁剧’可谓是中国电视剧的晴雨表,是山东的一张文化名片。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参与制作的电视剧一直走在全国前面,鲁剧红火的背后,编剧功不可没。但目前,山东编剧人才却出现断层问题。”省政协委员逄春阶在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对编剧人才培养问题尤为关注。
逄春阶认为,编剧首先应是直接接触生活素材的人。既是对生活、形象和美的发现者,又是将这三者统一起来的创造者。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生活变为艺术,把生活素材提炼成荧屏和银幕形象。把优秀编剧摆在更让人注目的位置,有利于出名编剧、名剧、名演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打造鲁剧品牌必须要培育自己的剧作家。
“打造山东名编剧团队,首先需要借助山东作家的力量,文学鲁军,也是全国文坛的重镇。我们山东的作家张炜、尤凤伟、刘玉堂等小说作品,好多可以改编成影视剧,他们也应该参与到影视剧创作中来。” 逄春阶建议,要重视山东年轻编剧的培养。山东高校如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都开设了编剧专业,但由于生源、师资所限,编剧专业学生大都进入电视台或者广告公司。要为年轻毕业生打造一个培养平台,让优秀者脱颖而出。要建立编剧培养扶持机制,提高编剧待遇,改善编剧人事体制,使之符合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为加强编剧之间的沟通、交流信息,可择机成立影视剧编剧协会组织等,在这方面,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可借鉴。
“在‘泰山文艺奖’下设立剧本单项奖以激励编剧人才,鼓励优秀编剧、优秀作家投入到剧本创作中来,对解决编剧人才断层问题,将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逄春阶谈
原文标题《鲁剧红了,编剧却断了层 逄春阶委员建议打造山东名编剧团队》(201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