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协2018年重点调研工作方案(附重点调研题目)
近日,山东省政协办公厅印发《关于联合开展重点调研工作的通知》,公布《省政协2018年重点调研工作方案》和《重点调研题目》,各市政协、省政协常委可从《重点调研题目》中自愿选题,自行开展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7月底前,将所形成的调研报告报送至省政协研究室。
省政协2018年重点调研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省政协2018年重点调研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重点调研任务,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调研步骤
1.成立重点调研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重点调研的组织指导、协调推动,确保调研活动顺利进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厅、研究室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
2.召开动员会议。3月2日,召开重点调研工作动员会,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同志,省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委员活动工作室和委员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专委会专职副主任,省政协机关各处室、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主要目的是动员参会各方充分认识做好重点调研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具体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调研活动,齐心协力完成调研任务。
3.认领调研课题。各民主党派和省工商联、省政协委员活动工作室和各专委会,可分别从《重点调研题目》中任选2项课题,3月7日前书面反馈省政协研究室。省政协研究室依据《山东省政协办公厅调研视察考察工作实施办法》统筹协调,对选题与调研地点重合的情况,认领课题在先者具有优先选择权。省政协研究室协调汇总后,形成《省政协2018年重点调研安排计划》,报省政协重点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4.组建调研队伍。由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担任各调研组组长,各承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依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选择专业素质高、议政能力强的各级政协委员、党派团体成员、党政部门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等组成调研组,每组原则上不超过8人(不含工作人员)。
5.制定具体方案。各调研组成立后,依据课题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调研时间、地点、步骤、进度安排、方式方法、详细调研提纲、联络人员等,3月15日前报省政协研究室。全国“两会”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各组调研方案,修改完善后分头组织实施。
6.展开调查研究。调研活动从3月下旬开始,原则上7月底前完成,如遇特殊情况,个别课题可酌情后延,但最多不超过半个月。在初步成果形成后,由分管副主席组织召开论证会和协商会,征求意见,充分协商论证,认真修改,完善调研成果。省政协研究室负责对调研报告进行初审,份份把关,提出修改意见,再由分管副主席牵头进行审改,报经主席会议审议并修改完善后,以适当形式报送省委省政府。调研活动结束后将调研报告辑印成册,在适当范围印发。
二、工作方法
1.前期准备。调研前,要组织调研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专业知识,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充分了解党委政府的相关工作部署、政策举措和实施情况,了解省内现有研究成果,做好探讨问题、整理资料、理清思路的工作。把学习贯穿于调研的全过程,扩充知识、拓宽视野,努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
2.深入调研。深入到基层和一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了解实情,既要听取服务对象、经济实体、行业协会、学会的建议,也要听取省、市、县直有关部门的意见,努力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
3.典型分析。注重解剖麻雀,把握规律,增强调研的深度和力度。对省内先进经验研究推广复制的价值,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出矛盾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4.研究论证。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抓住实质性问题和主要矛盾进行研究分析。积极运用以往调研成果,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省实际,通过分析、比较、反复、证伪等科学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5.民主协商。组织各种形式、各种层次、各种范围的协商讨论,与有实践经验的干部群众多交流、多商量,与专家多探讨、多切磋,在协商中凝聚共识、深化认识。
三、总体要求
1.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搞调研,在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注意总结具有推广意义的典型经验,在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注意研究问题,避免调查研究“虚功夫”。
2.坚持“眼睛向内、双腿向下”。一般情况下不安排出省学习考察,如确有必要,须经重点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倡导并鼓励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获取外地相关做法和经验。
3.坚持创新方式方法。综合运用预调研、访谈、座谈、问卷调查、抽样调查、模型分析等方法,注意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各界意见,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讨论。
4.坚持改进文风。调研报告要开门见山,文风朴实,简洁凝练,不说套话空话和模棱两可的话,便于转化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性意见。
5.坚持注重实效。调研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务求从工作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言之有据,切实管用,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切忌只谈思路、缺乏实际措施的泛泛而谈。
6.坚持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调研过程要轻车简从,小队伍分组调研,坚决反对“四风”。要合理安排调研时间和路线,避免集中到一地扎堆调研、重复调研,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四、服务保障
1.加强宣传报道。充分利用中央和我省新闻媒体,注重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对调查研究活动进行分阶段、广视角、多形式的宣传报道,及时宣传调研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深度报道调研形成的重要成果和价值,扩大调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2.建立奖励机制。对在重点调研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以适当方式予以奖励,提高参加调研的积极性。
3.搞好各项服务。机关各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加强协作,搞好配合,在经费、车辆、后勤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开展重点调研创造有利条件。
重点调研题目
一、化解过剩产能拓展动能转换新空间
1.如何建立市场化调节产能的长效机制,促进各类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2.如何重点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保持合理的产能利用率?
3.如何建设日照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
4.如何引导企业规范健康发展,继续保持电解铝行业世界竞争力?
5.如何加快淘汰低速电动车产能?
6.如何通过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形式,支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7.如何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鼓励优势产能多种方式“走出去”?
8.如何创新职工安置、债权债务处理等去产能配套政策?
9.如何健全企业主体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职工安置机制?
10.去产能和产业升级企业停产期间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
二、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产能
1.如何鼓励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2.如何做强信息安全、地理信息产业?
3.如何支持发展高端发动机、高效电机、自动变速器、高端液压件、高精度减速器等动力装备?
4.如何加快建设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5.如何加快通用飞机发展,建设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6.如何壮大数控机床产业,建设国内领先的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7.如何推动海洋能示范工程建设?
8.如何打造海洋经济示范区,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9.如何加快发展深远海、远洋和极地渔业?
10.如何壮大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等产业?
11.如何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12.如何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
13.如何建设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区域中心?
14.如何构建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诊疗新模式,发展智慧医疗,建设智慧医院?
15.如何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增加医疗养老设施和服务供给?
三、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形成新动能
1.如何加快推动化工产业进入园区集聚发展?
2.如何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定制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建设农村电商、云农场、冷链物流等支撑体系?
3.如何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4.如何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加大对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5.如何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6.如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7.如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
8.如何全面提升“好客山东”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9.如何拓宽股票、债券、私募股权等直接融资渠道,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四、深化改革激发动能转换活力
1.如何开展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探索分类分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模式?
2.如何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3.如何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4.如何加快构建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5.如何创新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方式?
6.如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加快推进“多规合一”?
7.如何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8.如何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9.如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10.如何统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坚持以水定城、产城融合,合理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和发展边界?
11.如何探索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统筹推进机制?
12.如何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13.如何建设一批以产业为依托的特色小镇,引导农业人口就地就近转移?
五、创新驱动增强动能转换动力
1.如何鼓励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技术联盟,实施企业创新创业协同行动?
2.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机制,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活力?
3.如何鼓励试验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4.如何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专利基础信息等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5.如何推动部省联动、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6.如何培育一批创新孵化示范基地和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7.如何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技成果交易,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8.如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
六、扩大开放释放动能转换潜力
1.如何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
2.如何加快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
3.如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4.如何推动企业稳妥参与境外油气、矿产等能源资源勘探和开发?
5.如何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
6.如何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7.如何创新引资引智引技方式?
8.如何积极对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及京津产业转移?
9.如何加强环渤海地区合作,繁荣发展湾区经济?
10.如何密切与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等的经济联系,构建区域间协作发展机制?
七、加强保障强化动能转换支撑
1.如何创新灵活高效的监管模式,鼓励安全、智慧、绿色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2.如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3.如何开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完善高校治理结构?
4.如何加强面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建设?
5.如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扩大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
6.如何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
7.如何加强新型高端智库建设?
8.如何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9.如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大力营造尊重、关怀、宽容、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文化环境?
10.如何完善山东省高速铁路网?
11.如何优化港口功能定位,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整合港口资源,打造现代化港口群?
12.如何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