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诊断为SARS疑似患者,仍坚持工作,她说自己的青春一直在和时间赛跑!
《致青春》
雄关漫道真如铁,一百多年前,梁启超以《少年中国说》唤起一个“少年中国”;而今迈步从头越,进入新时代,处处活跃的朝气蓬勃崛起一个“青春中国”。
激扬青春梦,不负新时代;风采青春,奋斗有我。政协委员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在各自领域艰苦奋斗、奉献青春,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人民政协报公众号特推出《致青春》专栏,约请或采访政协委员,回忆青春故事,重温奋斗经历,以此激励年青一代,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
△小学时
“Welcome to China, and welcome to Wuhan!”每次在国际性学术会议发言时,我总是以这样热情的欢迎语作结语。幻灯片的背景,也总是武汉大学依山环湖、满园苍翠、桃红樱白的美丽景色。
△大学时
武汉大学是我的母校,也成就了我的今天。1982年,我因高考成绩突出进入武汉大学一个只收高分的专业,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个病毒专业——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系。
刚读大学本科时,我对这个专业还谈不上热爱。但我只知道既然选了这个专业,就要努力去学。
△读研究生时
1986年获得学士学位以后,我又于1989年在武汉大学获得病毒生化硕士学位。1993年,我赴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该所大学的首批女博士。毕业后,我又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做博士后及研究专家……
坚持不懈地学习,一点一滴的收获,我渐渐开始热爱这项只与细菌、病毒打交道的感染免疫学研究事业,一个物镜的载玻片上的“奇妙世界”。
2001年,怀着一颗回报国家的赤子之心,我和丈夫带着女儿回到了国内,任职于自己的母校——武汉大学。
△当武汉大学教授时
当时国内免疫学研究的工作环境和实验条件都极其简陋,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我常常来回于武汉与北京,经常是一天一个来回。那时感觉时间最不够用,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好在有家人的支持,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早上7点就去办公室,晚上12点以后回家也是常事,一年365天,我全年无休。我深知,在国内要想取得与国外同样水平的成就,就要与时间赛跑,付出更多的努力。
记得2003年,SARS流行,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仍须往来北京和武汉。一次出差回来,我被诊断为SARS疑似患者在医院隔离治疗。我不能进实验室,就通过电话指导学生实验,不能去上课,就在病床上批改研究生论文,撰写科研标书……
2004年9月,武汉大学免疫系宣布:我领导的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伤寒的致病因素并克隆了含有11个基因的IVB型伤寒杆菌菌毛基因操纵子。免疫学界认为,我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开发携带病毒抗原的疫苗和新型药物,具有重要价值。
2006年10月,第21届国际补体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国际补体研究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盛会,在我国举办尚属首次。我有幸在这次大会上发言,而且是历届大会中首位做学术发言的中国专家。
2014年5月,美国免疫学会上,我作为中国唯一被挑选出的专家,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丙肝病毒免疫逃逸新机制》的报告。2016和2019年在国际权威杂志《Science Advances》和《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上发表我的团队丙型肝炎病毒G-四聚体靶标新研究成果。该发现揭示了宿主靶向病毒G四聚体结构的抗HCV复制的新机制,并为抗HCV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实多年来,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教学,至今我指导培养了80多名硕士和博士,其中有多名已成长为业界精英和骨干。
我在武汉大学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医学免疫学和分子免疫学。在美国时,我就认识到,美国高校的训练是立足于知识层面的科学思路,通过翻阅大量文献、总结学术报告、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实现知识积累,进而获得能力的提高。
回国之后,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学生不能单纯在实验室里闷头干活,要拓展视野和思维,熟悉领域前沿。对于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我总是耐心地讲解分析,并不断地提出新的实验思路,引进新的实验方法,学生们很喜欢。
我主讲的医学免疫学被教育部评选为: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和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我主编的《免疫学双语实验技术指导》,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沈倍奋教授评价为“国内外第一本医学免疫学双语(中英文)实验技术教学指导书籍,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现在
国家给我了很多荣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首批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武汉市十佳女科技工作者”、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提名奖……
回忆我的青春,那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美好记忆。
人生中有许多选择,但并不是面对每一次选择,自己都会特别清晰。我的理解是,如果你坚持做一件事,并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你会做好。
(章晓联,女,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湖北省委副主委。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