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泉城有了开放型经济“发动机”
济南高新区一角。朱琳摄(人民视觉)
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公司总装线。叶农合摄(人民视觉)
山东英才学院学生在中欧智造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接受机电一体化实践训练。刘磊摄(人民视觉)
2018年4月,中亚班列从济南启程开往乌兹别克斯坦。范良摄(人民视觉)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扩大开放正成为越来越多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特别是一批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率先探索实践,在开放中大胆创新,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济南近年来主动加快对外开放脚步,以开放促改革,靠开放谋发展。尽管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但通过在全市重要位置设立高新区,加深国际产能合作、引进全球人才,释放了经济增长动能、拓宽了经济转型潜力、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
行业巨头落户高新区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如何,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要素禀赋,更取决于其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作为沿海省份的内陆城市,济南的办法是通过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优秀的企业来泉城投资兴业,进而加深地方经济与全球产业链的融合程度。
有着百年历史的德资企业费斯托(Festo),是世界领先的自动化技术供应商,同时也是工业培训和教育项目的领先者。费斯托的业务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全面对接德国工业4.0、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中德合作典范,费斯托全球生产中心项目2017年落户济南高新区的智能装备城。
走进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车间,一台台崭新的设备映入眼帘。尽管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但仍有一些工作人员在紧张地调试着设备。正在进行气控阀加工装置调试的费斯托气动有限公司济南全球生产中心机加工工程师李侗峰介绍,未来这里从毛坯料选配、传送、加工再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绝大多数都将由机器自动完成,相关产品将供应全球市场。“各种机械设备,既有进口的,也有我们国内自己生产的。对工程师来说,我们只要负责设备的正常运转就行。”
那么,费斯托这样的行业巨头为何选择在济南设厂呢?
“随着其他地区劳动力成本日益上涨以及新生代人群就业观念的改变,山东人力资源优势愈加明显。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拥有丰富的高校教育资源,能提供大批接受了良好高等教育的人才。费斯托在济南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济南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例如去年底孙村项目的‘四证齐发’,使得我们可以在土地摘牌成交后的48小时内即开工建设,这远超预期的速度,为项目各节点如期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而这背后,是政府各部门无缝衔接的团队协作,和工作人员通宵熬夜的默默付出。我们非常感动并钦佩他们的敬业精神。”费斯托气动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翌说。
看好泉城经济发展潜力的,不止费斯托一家。如今,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落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例如,济南国际金融城已入驻12家世界500强企业、21家中国500强企业,各类金融企业、金融机构达300余家。绿地山东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德勤、普华永道等一批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签约入驻,英国BP石油、苏黎世保险、日本YKK集团、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已签约,将于建筑投入使用后陆续落户。
德国小伙成为“中国通”
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不仅是资金、技术、产品的跨国融合,更离不开人才的国际化。
在济南高新区,德国小伙子王赛博人气很高。虽然他来中国时间不长,但已经是独当一面的济南高新区投资促进中心对外联络部主办,招商引资、涉外联络,都少不了他忙前忙后的身影。尽管长着一副标准的“洋面孔”,王赛博却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有一次,一位中国同事准备向政府有关部门上报一份材料,由于涉及王赛博负责的业务便征询了他的意见。王赛博不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还对这份中文报告的段落布局提出了十分中肯的修改建议,令不少同事刮目相看。
王赛博说:“在济南高新区,我主要负责国际业务,包括高新区在德国、英国、以色列、芬兰等国海外办公室的管理和联络等。特别是有外资企业人员来华考察时,我还负责介绍济南的营商情况,帮助有意向的企业来这边投资兴业。”王赛博用流利的中文说,济南与德国经济合作越来越多,给年轻人带来很多工作和商务合作的机会,也有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如今,济南机场旁边又设立了中德企业合作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工作和生活。
“王赛博这个德国小伙子,是我们高新区聘任制改革以后招录的一名优秀外籍员工。引入海外人才,不仅拓展了高新区对外招商引资的途径,更体现了高新区乃至整个济南市海纳百川、友联世界的开放态度,是济南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生动诠释。”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说。
王赛博所说的“中德企业合作区”,地处黄河、小清河两河怀抱,紧密包围着济南国际机场。该合作区的建设,标志着中德合作正成为济南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抓手。在中德企业合作区展厅内,航空专用螺丝钉、裸眼3D显示屏、高精度机器人、高性能半导体芯片等展品令人目不暇接。据介绍,中德企业合作区依托机场交通优势,委托戴德梁行、德国SBA、法布劳格对合作区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设计,聚焦航空产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个主导产业,成为搭建承接全球隐形冠军及龙头企业的载体。
“店小二”专攻服务企业
看得见一城山色,听得见泉水叮咚。时针指向晚上9点半,济南高新区内浪潮集团的办公大楼依然灯火通明。闪烁的灯光与忙碌的身影,勾勒出济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画面。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少山东本地企业都获得了与外资“强强联合”的机会。
拿济南传统优势产业摩托车制造业来说,济南轻骑与韩国KR公司、法国标致、日本铃木等合资生产的系列摩托产品,就广受市场认可。比如,第一款在中国发布的倒三轮踏板摩托,其ABS、雄狮前格栅、汽车级仪表等多项设计,采用欧洲同步技术,与法国标致汽车一脉相承,具有良好的抓地力、稳定性,又保持了摩托的灵活性;再如,济南的轻骑铃木是日本铃木在中国唯一一家摩托车制造合资生产基地,该系列所有产品售价均在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企业的发展反过来也能促进高新区的开放。几年前,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还是一家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的小企业。“我们当时进入高新区时收入为零,但我们研发出了能检测耳聋基因的技术。”该公司董事长冯振说,随着外部环境尤其是医疗环境的发展,有着多年科研积累的英盛生物迎来了发展机遇。2018年,英盛生物与美国赛默飞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共同研发生产用于临床的质谱仪,实现了质谱仪在国内的量产。如今,英盛生物的年综合收入为3个多亿且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大陆地区首个香港大数据交易所在济南挂牌、普洛斯济南智慧汽车综合产业园等20个项目集中签约、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质子临床研究中心等12个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近年来,在开放型经济“发动机”的带动下,济南经济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今年一季度,济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39.1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9%。其中,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医药制造、汽车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1%、16.9%、8.4%和8.7%,高技术产业增长10.6%,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特别是济南高新区,一季度完成生产总值增长12.5%,创下了2012年以来的一季度最高增速;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5.2%,进出口总值增长18.9%,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高新区目前入驻了一大批优秀外资企业,给我们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助益,催动了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进行。以费斯托为例,这家全球气动元器件行业冠军,不仅给我们带来了项目、资金,还给济南高端装备制造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特别是他们与济南职业学院,山东英才学院等开展的德国双元制培训,为我们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任广锋说,当前,济南高新区正大力推动“生态赋能”型发展模式,用“生态化”的理念和方式,赋能高新区创新创业、政务、社会、环境等领域,打造开放融合的动态平衡系统,实现储能、育能和释能。未来,济南高新区将继续以“店小二”的精神热情服务各类企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成长舞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