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政协聚焦讲好黄河故事广开“商量”给“千年一跨”施以“千年妙笔”
当前正在倾力推进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如火如荼。千年一跨,向北发展,牵动着无数关注省城发展人士的目光心弦。黄河文化如何挖掘?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和湿地公园怎么建?近日,济南市政协第六专题“商量”以“拥抱母亲河、迈向新时代”为主题,围绕如何给黄河两岸一个更好的未来广泛展开。
万里黄河长,济南不一样。一场社会智慧的广泛凝聚,正给跨河发展的济南带来前所未有的美好期许。
打造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正当其时
跨过黄河去,再拓新空间,是事关济南长远发展的宏阔命题。紧贴中心谋发展,济南市政协将着力切口放在文化建设这个政协优势上。
5月底,济南市政协召开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设计理念座谈会,会上,设计单位美国SOM公司、瑞典SWECO公司介绍了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设计理念,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和市民代表与外方专家进行了交流。双方表示,会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在济南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规划设计中深度融合济南山水特色和历史文化,保护好生态系统,推动济南由“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跨越发展。
为把黄河文化挖掘整理出来,济南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赴黄河沿岸开展调研、进行现场商量。在华阳宫、周总理视察黄河纪念地、鹊山水库沉砂池、芙罗拉薰衣草庄园和鹊山南社区,近距离倾听了游客、社区群众和相关单位的心声诉求。
经过多年有效水利治理,黄河早已不像多年前那么“肆虐”,周边环境明显改善,正变得越来越美,打造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被广泛认为正当其时。
新老“济南”积极参与“商量”
支招“美颜”“亲近”黄河
近段时间,第六专题“商量”承载了太多希冀,围绕跨河发展的系列“金点子”和好建议通过线上线下持续涌来。
很多市民表示,希望能在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黄河保护性开发,传承好黄河历史文化,让黄河两岸变的更加美丽。
做足“水文化”,让大明湖、小清河和黄河水系之间真正贯通,是“老济南”们的期盼。建设台阶式堤坝,使游客近距离亲近黄河水面;进一步畅通黄河两岸的交通,开设轮渡、游艇、私人游船; 在成功打造“明湖秀”的基础上打造“黄河秀”,增加旅游活动区域,建设沙滩以及游乐、健身场所等建议的提出,无不跳动着百姓对母亲河的向往。
对“规划”有深刻体会的“新济南”则认为,借鉴先进经验规划先行,建设河岸绿道,配套完善周边配套设施,不应仅让黄河岸边停留在烧烤休闲时代。
集中商量汇聚智慧
黄河堤顶路被寄予“厚望”
在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后汇总,济南市政协邀请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专家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集中商量。各方围绕“拥抱母亲河、迈向新时代”展开“头脑风暴”,进行了积极且务实的沟通交流。
如何挖掘黄河文化?济南市政协常委李成表示,黄河济南段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和记忆,像华山、鹊山、药山,华泉、鹊山泉、药山铁匠泉,历史上还有李白、杜甫、曾巩等都曾歌咏过鹊山湖,这其中涵盖了名士文化、民俗文化、治河文化、渡口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还有故事传说等,建设文化博览园时,这些文化需包含其中。
注重“生态保护”,从场外讲到场内,“黄河两岸的植被在保持生物性、多样性的同时还应保持特色。”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副高级工程师吕明娟表示,应统筹考虑黄河大坝、滩涂和水岸线等要因素,构建连接黄河与农田和林业的生态廊道,形成水网、林网、田网相融合的田园景观。在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同时,立足实际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特色景观。
堤顶路的多功能化格外引人注目。将堤顶路定位为一个慢行道路系统,集步行、自行车、马拉松赛道和公交游览系统于一体,设计成世界顶级的马拉松赛道,一方面市民可以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国际顶级赛事来济南举办。市民们为黄河堤坝勾勒出融入世界的路径。
参与其中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次“商量”为如何挖掘黄河文化、推动迈向新时代征集到了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会对其中的“金点子”、好建议尽快加以研究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