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济南公交线网 创新“商量”为绿色出行加码
公交线网该如何提升?道路资源和路权分配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市民在乘坐公交出行时经常会遇到哪些堵点或问题?8月25日,第八专题“商量”围绕“优化公交线网—----让市民出行更便捷”为主题进行现场商量,市政协邀请市政协委员、市民代表、部门代表、专家深入现场调研,结合自身体会,针对济南市公交线网如何优化,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想法、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公交线网优化与完善把脉、开方。
公交出行,方便是王道,这关系着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关系着一座城市营商环境是否能够赢在起点上,因为外地游客或客人来济,第一印象就是出行状况。毫无疑问,“公交优先,绿色出行”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但是,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不小差距,政协委员、部门代表、专家学者通过深入基层现场调研,切中公交线网布局的堵点、痛点、阻点。比如,准点率低,高峰时段堵车延误、线路设置不合理、站台设施滞后等,与市民座谈商量,在开放民主和热烈讨论的氛围中寻求共识,共商完善和优化的策略。
有目共睹的是,济南市政协“商量”开展近一年来,越来越深入民心,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参与热情,成为市民们有话说、有事商量、有问题反应的传声筒和民心桥,“商量”一下、一起“商量”逐渐成为济南人的民主共识。就像本专题优化公交线网的专题“商量”,“商量”前广泛征求意见,“商量”中创新互动模式,贴着民意行走,对市民来说拥有很强的代入感,覆盖不同群体、方方面面。
前期调研发放调查问卷,政协委员走进公交公司与公交司机面对面交流;选择客流集中区域,分别前往济南西客站公交枢纽、市立五院公交站、燕山立交公交站、经二纬十二公交站和BRT公交换乘站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市民乘车需求和线网问题;为了借鉴和学习其他地方的宝贵经验,取长补短、提升功能,政协委员远赴深圳市福田交通综合枢纽换乘中心取经,如何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实现换乘无缝隙接驳;此外,“商量”还拥有开放性的场域视角,打破思维壁垒,把脉公交线网首次召开了跨国远程视频会议,邀请港澳委员、海外侨胞建言献策,凝聚多元智慧,提高思想层次,彰显国际范儿;为了更有说服力、更为直观展示,第八专题“商量”还创造性的开展公交车和小汽车比拼实验,论证节能哪家强,用事实说话,让数据证明,诠释公交出行的生态优势和便民指数。
越“商量”越能激发公众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和责任,越深入“商量”越能为绿色出行加码、为城市提升赋能、为文明济南加分。笔者感同身受的是,优化公交线网,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的完善,做足绣花功夫,提升服务效能,用无缝对接和高效管理诠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比如,线网格局人性化、道路资源待整合、路权分配更细化、动态管理要跟上等等,这些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发力和积极面对。而公交站台设施提升、电子屏幕投放、智慧公交管理,也要有效推进,打造按需调整、实时调整的公交“活地图”或线路图,追上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济南快速发展的速度。
公交优先,不仅是让市民“有车坐”、“坐得惯”,还要“坐得好”,提高便利性和舒适度,让优先变成优选,继而成为大众出行的首选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效益、公益效应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第八专题“商量”我们看到了济南公交线网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商量”中寻求到利益最大公约数,切中把脉和共同开方,为打造和建设更快捷更舒适更人性化的公交线网注入力量,以此提升济南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省会济南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作者:钟倩 媒体评论员、青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