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保护地名文化,“商量”凝聚“济南共识”
9月22日, 第九专题“商量”“守望地名里的乡愁”播出 ,针对如何保护好济南的老地名、延续城市的魂展开了充分讨论,市政协委员、群众代表、部门代表和专家经过深入现场调研,一起坐下来商量,结合自身体会,谈了很多很好的想法和建议。
近几年来,关于地名之争的话题并不少见,从作家李辉呼吁把安徽黄山改为“安徽徽州”,到外卖地址中的“葛宇路”被拆除,再到国内各地出现的更名乱象和复古热潮,等,如何在传承中保护地名文化,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传承中保护地名文化,就是要守住城市文化的根和魂。济南素有“泉城”的美誉,又是大舜的故乡,因此,大多数地名都带有泉水特色、大舜留痕,就像民俗专家张继平的解读,泉、舜就是城市的根和魂,这也是济南地名的不了情。除此之外,济南自开商埠,用“经纬”坐标命名道路,拥有着深刻的文化含量。这些,都构成济南地名的精神版图,也是独一无二的济南范儿。
在传承中保护地名文化,就是要兼容并蓄、慎重为先。地名如人名,命名过程中既要避免“大、洋、怪、重”,在商业开放和文化保护中寻找到平衡点,也要持有慎独的态度,拒绝“文化强拆”,复与不复、改与怎么改、移植与怎么移植,要在尊重历史基础之上,广泛征求民意。就像节目中委员与市民的不同意见,济南老街巷地名消失300多个,有人觉得不是所有的老地名都需要恢复,有人则坚持要复活老地名,在理性碰撞中我们看到多元文化视角,如何在现代发展和传承文脉之间寻到“最大公约数”,既适应城市发展规律又要赓续文化血脉,既避免“说改就改”又要符合地区实际的需要,这才是最关键的。
在传承中保护地名文化,就是要立法为先,用完善的制度为保护护航。市政协委员前往外地调研取经,绍兴昔日的后墅村改为后墅坊,并设有文化标牌,而宁波的老外滩步行街,从立法入手保护地名。小地名里也有大民生,保护地名不是一朝一夕,相关部门要树立长远目光,形成合力,如专家所建议的,引入专家评审机制,集合社会各方力量,构筑地名业态和生态等,这些有必不可少。
当下,省会济南迎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国际康养名城建设、新东站片区加速建设的大好时期和机遇时期,保护地名工作以及新建片区地名命名工作更要跟上步伐,谨慎又谨慎,不局限于向历史找补,更不能盲目跟风牵强附会,真正做到敬畏历史、不忘现代。
体现命名的科学性、规律性、服务性、严谨性。当然,农村的地名保护也不可忽视,比如,西营镇一些乡村精准扶贫异地搬迁,地名承载着乡村记忆和浓浓乡愁,去与留应理性权衡。
地名,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地名,是一座城市的浪漫诗眼。保护地名文化,就是守望我们共同的家园,安顿人们的身心,“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第九题“商量”中,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先后调研解放阁、宽厚里街区、新东站片区、“五七”车站,稼轩故里四风闸等地。很多地名都引发我的情感共鸣,不啻于一堂生动的文化解读,尤其是藏在深闺的“三曲巷”,它是济南战役解放济南的第一街,它具有“两山夹一井”的独特景观,这不禁令人感叹,地名里的文化故事,我们了解的太少,应心存敬畏。
地名,承载着丰沛的文化信息,接续着千百年的情感传承,迤逦出济南人的集体记忆。通过“商量”,我们触摸历史文脉,寻找城市乡愁,充分民主“商量”,越来越凝聚民心民意,委员、市民、专家通过地图、史料、实物展示等直观的对话;而在实地调研、外地取经、保护论证等方面的群策群力,积蓄发展势能,无论是打造文化广场,建设地名标识,还是创建文化地名博物馆,以地名文化为媒,扩大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朋友圈”,都是深度“商量”的智慧结晶,激活文化基因,传承泉脉与文脉,提升地名在市民心中的情感含量,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城市提供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作者:钟倩,媒体评论员。青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