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商量 全城商量——济南市政协发挥“商量”平台优势广泛凝聚共识的探索实践
济南市政协第三十一专题“让青春在‘商量’中绽放”圆桌商量日前在济南电视台演播大厅开启,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紘、历城二中思政课教师连晓芹以及山东实验中学、济南历城二中、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的“模拟政协委员”学生代表,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主题进行商量。
“泉城商量”是济南市政协创新打造的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的常态化、特色化、制度化协商民主平台,是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一项开创性实践。自创办以来,从最初的成型巩固(1.0版),到“商量在区县”实现12个区县的全覆盖(2.0版),再到目前推动“商量”平台向基层延伸融合(3.0版),既是“泉城商量”,又是全程商量,更是全城商量。如今,“商量”已经开展了31个专题,各界别、市级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12个区县政协、50余个市直部门、800余名四级政协委员、逾千名基层群众参与。为什么“泉城商量”如此有凝聚力,备受泉城人的追捧和青睐?用市政协主席雷杰的话概括就是,因为它聚民心,始终坚持与民“商量”和为民“商量”。与民“商量”“现在公办幼儿园太少,老旧小区有公办幼儿园,但随着‘二孩政策’放开,幼儿越来越多,有些孩子入园困难。”济南市槐荫区幼儿家长台佳提出的问题,也是很多市民关心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商量”的第十专题聚焦学前教育。
“在商量选题上,我们把着力点放在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难事上。”雷杰说。生活垃圾分类的难点在哪里?社区居家养老中的难点、痛点是什么?公交线网如何优化让百姓出行更方便?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都是“商量”的大事。第十二专题探讨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广大市民给予高度关注,话题点击量突破400万,“商量”一下子成了网红。通过“商量”平台,一些困扰群众生活的问题很快得到了回应。开展“公交线网优化”专题“商量”期间,新开通了包括3条BRT线路在内的18条公交线路。
“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基层调研有多深入,务实政协就有多少活力。”济南市天桥区政协委员、青年作家钟倩多次参与“商量”基层调研,她深有感触地说,“商量”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级”民主形式,倍受群众认同,越来越引发民心共鸣,成为济南现代公共治理的一道风景线。不光群众关心的身边事要“商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也是“商量”的主题。去年初,仅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市政协就召开了五场“商量”,分别围绕“积极推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和达产”“唱响‘扁鹊故里’传承创新发展中华医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推动健康城市建设”“纾困惠企 激发活力——泉城商量助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等主题展开商量。
意见和建议都是来自实打实的“真调研”。
“我参与的第三专题‘商量’,围绕拆违拆临、建绿透绿这一老百姓关心的主题,先后进行了7次调研,进社区、探现场、访市民、问需求,光积累的素材资料就有五公斤重,调研笔记写了满满一本子。”市政协委员李丽说,31个专题商量,她参与了8个,全程参与调研40余次……为民“商量”农业特色产业如何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扩大销路,做大增量?对此,“商量在商河”给出了答案,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涉及生产的事就在生产链条上商量。商河县政协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镇街政协委员联络室、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电商运营公司、产业发展小组成员、种植户和工商户,就“商河县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实地调研,归纳梳理出各种问题,并邀请相关人员参加“商量在商河”,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以成立产业发展商量工作室为突破口解决各种发展难题,为壮大镇村经济和推动脱贫攻坚、有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商量”整出了“大动静”:商河县农产品协会成立。现场,多家企业和农贸市场同商河县农产品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其结成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关系,进行全方位合作,将商河作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宣传优质商河农产品,为推动商河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殷巷镇成立了留兰香产业商量工作室,让商量工作围绕产业发展转,用商量成果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该镇政协委员联络室积极探索“商量”工作新模式,让商量工作“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产业。目前,《山东商河留兰香田园综合体规划》编制完成,全镇从产业规划、种植规模、人才技术等方面,汇集了打造“留兰香特色小镇”的所有要素。殷巷镇留兰香种植面积1.2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每年可直接为群众增收4600余万元;留兰香扶贫项目收益也稳定提升,年纯收益76.6万元,贫困群众人均分红500元以上。
孙集镇成立了农村电商发展商量工作室,邀请淘宝课堂讲师、网红达人、织工、电商从业者等专业人士参加协商会,最后凝聚出品牌化建设下的一系列共识:利用好热搜段子、短视频、直播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以及设计出“农耕文明一缕棉”的品牌语、LOGO标识、特色包装。共创式的头脑风暴商量让传统产业焕发了新生机。目前,孙集镇的老粗布、手工地毯、特色果蔬都实现了“触网”销售,特别是老粗布实现了网络销售占比60%。
“‘商量’是一个协商民主的平台,推进基层‘商量’,重在把事做实,避免沦为‘花架子、做样子’,坚持真商量、不作秀,有事好商量。”雷杰说,“商河”模式只是济南市政协“商量在区县”延伸的一个范本。制度保驾护航从1.0版到3.0版,“泉城商量”一路走来,离不开制度化规范化的护航保障。2017年11月和2018年2月,市政协先后出台了“商量”《工作规程》和《工作流程》,规范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流程分工和时限要求等,保障平台有序有效运行。每一个专题都做到由一个专委会承办,分管副主席具体负责,有关界别、党派和区县政协参与协办,从制定方案到征求意见、现场商量、圆桌商量、节目播出等40多个工作日,环环紧扣,层层推进。随着工作的推进,“商量”已经由“泉城商量”向“全城商量”延伸,覆盖两级政协的“商量在县区”相继开花结果。2018年6月,槐荫区委专门印发文件,将区、街道、社区三级“商量在槐荫”平台与市民热线和信访平台联动,与基层组织协商相衔接,让政协协商走出会议室,走向社会治理一线。商量有了首个“基层版”,从居民用电、停车难这样的“小事”,到推动五大产业发展这样的全区“大事”,都成为了“商量在槐荫”的商量对象。
2019年4月,市政协出台《关于深化提升“商量”平台推动“双向发力”的实施意见》,提出20余项具体改进举措,内容涵盖凝聚思想共识、扩大“商量”工作开放度、推动“商量”向区县和基层延伸等方面,切实将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要求贯穿“商量”全过程、各环节。
2019年11月29日召开的市委政协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济南市开展“商量”的实施办法(试行)》,将“商量”纳入全市协商民主建设大局,实现12个区县政协“商量在区县”的全覆盖,各区县建立制度机制,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商量”。市政协于日前又制定出台了《建立商量工作室推进“商量”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意见》,截至目前,全市12个区县政协在所辖镇(街)全部建立“商量工作室”。
说干就干,干就干出新样子。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让“泉城商量”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