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传承文脉……青年人“商量”视角下的古城保护提升
济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如何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真正让古城活起来?3月9日,市政协围绕“青年人眼中的古城保护提升”,实地查看老城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青年人视角对泉城特色风貌挖掘与提升开展调研,并进行现场“商量”。
9日下午,市政协副主席刘勤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市直部门代表、社会各界青年代表、学校老师、学生代表,依次来到曲水亭街、百花洲、辘轳把子街、东花墙子街、府学文庙前泉道、马市街、起凤桥街、腾蛟泉、王府池子四号院、张家大院、王府池子、小王府池子、金菊巷燕喜堂老宅、更道街、刘氏泉、后宰门街、泉水人家民宿,亲身体验古城的老街古巷、青砖院落、泉水泉道、古迹文庙,以青年人的视角查看老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古城的保护与提升建真言、献良策。
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范围为护城河、大明湖围合区域,总面积3.2平方公里,禀赋独特的自然、历史资源,深厚的人文积淀。作为“齐鲁文化”和“泉水文化”的重要文化载体,发展运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在文化呈现方式、产业引入和处理古城发展与原居住民关系方面仍存在堵点。
“近日,超然楼亮灯和济南国际双年展作品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济南城一夜之间吸引了全国大量的游客慕名前来。由此可见,新媒体矩阵所附带的巨大流量为推广古城文化和呼吁人们加强对古城的环境保护创造了良好契机。”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生王浩文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古城对她有着更深厚的回忆,她认为,对比各个时期《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部分,其实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修订,主要是专题制定了古城保护规划、古城泉水保护规划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在文献研究后发现,出现了保护条例和保护规划逐渐增多,划定的保护片区的范围不断扩大,但被划定出来的历史片区数量却有所减少的现象。“虽有相关法规的监管,但使得部分涉及到个人利益的历史片区无法受到很好的保护,面临着商业置换的风险,原有的传统清代四合院和规范的民国四合院因与时代风格相悖也面临着拆除的风险。”她建议,古城保护应继续完善政府监管机制,不断加强片区环境管理。
市政协委员张怡在依次“打卡”17处“网红”古城遗址后感受颇丰,她建议当前古城保护和提升上,要充分传承历史文脉,挖掘地方特色,让古城展现泉城独特魅力;要增添艺术氛围,加强美学空间的应用;要注重完善配套设施,扩大消费市场规模,扩充新业态新模式;将济南本土特产打造“网红”小吃;要还原古城的整体性,打造完整、透明的古城片区。
“建议利用好数字化赋能,打造沉浸式古城体验区。”在座谈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级调研员许多兵与市政协委员、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袁宙飞的提议不约而同,他们认为,构建覆盖古城且具备高精度的三维实景信息平台,系统打通规划、住建、文旅、城管等部门数据,覆盖虚拟游览、宣传推广、信息推介、业务订购等文商旅与社会服务内容,真正实现“智治”服务青年人需求。(济南日报报业全媒体 记者:戚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