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第六专题“商量” 聚焦黄河湿地公园建设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发布日期:2018-06-25 10:05

文化博览园

挖掘黄河沿岸故事
打造文化展示载体

生态风貌带

文化是灵魂
大堤是脊梁
植被是衣裳

城市新名片

让游客有看头、有玩头、
有品头、有念头

6月24日傍晚,位于黄河之北、鹊山脚下的鹊山南社区沐浴在夕阳下。今年75岁的社区居民张家岳站在鹊山上,目光掠过黄河向南远眺,感觉与美好生活的距离已是近在咫尺。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举全市之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攻坚,做好规划编制、“引爆区”建设、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三大任务,建设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从鹊山上向东远眺华山。

黄河文化如何挖掘?黄河景观风貌带和湿地公园如何建设?正值我市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之际,日前,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以“拥抱母亲河 迈向新时代”为题,开展了第六专题“商量”。大家围绕“文化博览园、生态风貌带、城市新名片”三个方面,到黄河沿岸展开一系列调研,并进行集中“商量”,不断增进共识。

挖掘黄河故事打造文化博览园

张家岳把眼下鹊山南社区习惯地称为“鹊山南村”——这个伴随着1855年黄河改道而形成的村庄,旧村遗址就在黄河底下。“听老人说村民是从黄河水中逃出来的。上世纪70年代,黄河水少时河底的村庄遗址还能若隐若现,现在看不到了。”张家岳介绍,在黄河改道之前此处的河流名叫大清河。

像很多村民一样,张家岳以往会把眼前的这条黄河看作“害河”。那是因为黄河水含沙量太大,无法浇灌庄稼,每年还有不少人在黄河内溺亡。更重要的是,黄河如同天堑,隔断了黄河以北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小时候我们这边叫‘河北’,对面叫‘河南’,和两个省一样,村改社区20多年了,但我们从来没有市民的感觉。”

而如今,在黄河景观风貌带规划建设之际,张家岳对鹊山南社区的发展充满期待。“其实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张家岳指着黄河上的泺口黄河铁路表示,这是德国人负责修建的,现在已过百年。因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自1928年至1949年先后被破坏4次,最终幸运被修复并保留至今。“这座大桥承载着太多红色故事,有周恩来总理不顾危险视察大桥的故事,有王士栋担任警卫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任务时壮烈牺牲的事迹。”张家岳表示,如果把这些故事挖掘出来,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市政协委员在黄河滩区体验捕鱼。

张家岳指着脚下的鹊山介绍,相传先秦名医扁鹊曾在鹊山炼丹,死后葬于此,到唐宋时期,鹊山周围一片汪洋,称之为“鹊山湖”,“当年修建铁路时,在此地曾挖出过莲子。”

事实上,鹊山只是黄河沿岸的一个点,与之成群的,还有华山、药山,华泉、鹊山泉、药山铁匠泉,小清河以及泺口古城等,涵盖了名士文化、民俗文化、治河文化、渡口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等各种文化。故事多多,记忆满满。

市政协常委张华松认为,文化展示需要载体,我国有很多城市都有以河流为主题的展览馆、博物馆。济南也应该在规划区、风貌带的核心景区,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的黄河展览馆,把济水是如何演变成大小清河的、大小清河又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黄河的过程“讲述”给游客。也可以把海门风雨、鹊华烟雨和泺口古城等文化意象,向大家展现。

为充分挖掘黄河沿岸的故事,了解黄河沿岸的实际情况,助力黄河景观风貌带建设,5月30日和6月1日,市政协副主席崔大庸、毕筱奇分别带领第六专题“商量”调研组,先后来到华阳宫、周总理视察黄河纪念地、鹊山水库沉砂池、芙罗拉薰衣草庄园和鹊山南社区,与群众一起追忆历史、畅谈未来,收集了大量意见建议。

精心规划布局建设生态风貌带

沧海桑田。张家岳所讲述的“鹊山湖”已成历史,如今再在黄河景观风貌带找一个天然的湿地非常不易。张华松提出,是否可以恢复历史上曾经有的湿地。譬如鹊山北边,历史上曾有很大一片叫做怀家洼的湿地,周长有30多公里的水面。明朝万历年间历城知县张华明,曾带领百姓开了两条水渠,把怀家洼的水放进了大清河。

张华松进一步表示,现在我们再造一个湿地,有很多资源,比如说黄河北边有沉砂池,可以利用这些水资源,新开辟一片湿地。青海有一个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它的湿地公园就是利用黄河的滩涂,引黄河水形成的。我国黄河沿线,很多城市都有黄河湿地,效果非常好。

打造黄河景观风貌带湿地是其中一部分,植物的分布同样不可忽视。6月1日上午,市政协委员、专家和市民代表来到芙罗拉薰衣草庄园黄河滩区。紫色的薰衣草加之碧绿的草坪,吸引了大量游客拍照留念。

面对滩区植被问题,附近居民李长伟表示,可以在滩区里建设主题种植区,比如说熏衣草,它比较适合在黄河滩区生长,开两次花季,容易形成景观,“它又是个洋物种,与附近的百年铁路桥一结合,让黄河有另一番风景。”

从鹊山向东南望去,城区高楼林立。

从鹊山上向西望去,黄河滩区内除了小部分区域支起大棚,更大的区域是郁郁葱葱的速生杨,从堤坝一直延伸到河岸。附近居民周艳红认为,多年来,黄河两岸和滩涂里种植的速生杨,不仅遮挡了观看黄河的视线,而且每到春天杨絮满天飞,很是烦人,她强烈建议把这些速生杨换掉。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副高级工程师吕明娟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黄河两岸的植被应该在保持生物性、多样性的同时,还要保持地方性、现代性和特色性。最好能统筹考虑黄河的大坝、滩涂和水岸线等重要因素,构建连接黄河与农田和林业的生态廊道,这样可以形成水网、林网、田网相融合的田园景观。在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土壤、气侯等实际的情况,尽量能够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五彩斑斓特色景观。

山东泰山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副教授常德军总结道,大堤是黄河景观风貌带的脊梁,植被是黄河景观风貌带的衣裳,而湿地应该是黄河景观风貌带的肺,文化则是黄河景观风貌带的灵魂。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黄河水,这是黄河风貌带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如何让市民游客去欣赏、观赏黄河水,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心系游客共“商量”创造城市新名片

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不仅要吸引游客来,更要吸引游客留,要让游客有看头、有玩头、有品头,还有念头。对此,市政协常委李成认为,可以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打造像园林小品、小广场、小纪念地等游园节点。还可以在合适的地方,让游客亲水、体验民俗、健身运动、品味美食等。

济南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张需东则认为,光有功能区和节点还不行,还得充分利用好堤顶道路,把它们串联起来。同时,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景观风貌带,应该在核心区有一个地标式建筑,可以以著名的《鹊华秋色图》为背景,建一个鹊华楼,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济南特色。将来,游客登上此楼,向东可以观赏鹊华二山,感悟“海门”之妙;往西可以欣赏长河落日之美;向南可以眺望南山、俯瞰泉城,实现山、城、河的对话。

李长伟表示,彰显城市的特点,也应该考虑市民和游客的心意。烧烤是济南市民的最爱,如今市里已经不让烧烤了,能不能让市民和游客来黄河湿地,搞个烧烤?当然,油烟污染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消除。到时候市民在沙滩上、湿地公园里,吃着烧烤、喝着啤酒,岂不美哉?

周艳红认为,可以把堤顶路设计成世界最顶级的马拉松赛道,一方面市民可以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吸引国际顶级赛事,形成济南的名片。此外,很多景区的山上都有玻璃栈道,效果不错,如果能借助黄河铁路桥建一座横跨黄河南北的玻璃栈道就好了。

吕明娟回复称,堤顶路建国际顶级马拉松赛道,在前期的规划中已经明确了这个功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

针对泺口黄河铁路桥建玻璃栈道的建议张需东表示,津浦铁路黄河大桥现在已经106岁了,其实早在1989年就到了设计使用年限了,后来经过专家论证,1994年又决定延期使用25年。明年,延期使用到期,泺口黄河铁路桥作为重要一站,下一步也不排除划归地方管理,我们有责任把它保护好、利用好。

作为政府部门代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筹)综合处处长黄治修表示,本次“商量”大家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会认真梳理,深入地研究各个方面的真知灼见。黄河湿地公园建设是一个大事业,在规划建设中,会有许多一时想不明、看不透、拿不准的方面,还需要反复、广泛、深入地商量。可以坚持细规划、稳建设,为将来的文化呈现和文化创造留出广阔天地。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引爆,近期要推进示范段的建设,尽快把黄河湿地公园呈现给全市市民,以使黄河湿地公园成为新时代济南新名片(有关媒体对全程录制的现场“商量”和集中“商量”素材进行编辑制作,已于6月23日在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舜网等媒体播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办公厅 © 2017 版权所有 www.jnzx.gov.cn

济南市历下区龙鼎大道1号龙奥大厦15层 邮编:250099

General Office, Jinan Committe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主办:济南市政协办公厅 承办:济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Design by ijntv.cn

鲁ICP备19000465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