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什么 干什么 怎么干——山东详解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施工图和责任书
近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系列发布会,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进行了深度解读。
1月3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获批,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试验区,也是十九大之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战略。1月22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经山东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近日分别以鲁政发[2018]7号和鲁发[2018]9号印发。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秦柯介绍,《方案》、《规划》和《意见》,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有明确的功能定位,既相互独立、各有侧重,又一脉相承。《方案》是设计图,《规划》是施工图,《意见》是责任书,《方案》主要解决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试什么”;《规划》主要解决我省动能转换工程“干什么”;《意见》则是主要解决动能转换“怎么干”。三者目标一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顶层设计,形成了省级层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完整工作体系。
目标:10年完成一轮动能转换
根据《规划》,以发展“四新”、促进“四化”、实现“四提”为主攻方向,按照“5+5”的产业布局,推进“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 秦柯介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规划》明确了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目标。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经济质量优势显著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力争达到30%。 到2028年,改革开放50周年时,基本完成这一轮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转高效,要素投入结构、产业发展结构、城乡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活力充沛,发展动力强劲。 到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美丽山东目标基本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秦柯说,我省在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将围绕国家赋予的试验方向和重点任务,力争每年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作贡献。
布局: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
《规划》提出,发展布局以综合试验区为重点,覆盖全省陆域和近海海域。坚持梯次扩散与节点辐射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集中集约相协调,加快形成“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布局。 省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关兆泉介绍,新旧动能转换布局要解决的是区域范围、定位和功能作用,最终《规划》确定的布局概括为“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 “这首先是为了政策聚焦并便于考核。”关兆泉说,作为试验区,必须范围适度,才能争取到对我省有利的、含金量高的政策;必须有清晰的范围边界才能开展实施效果评价和考核。所以国家批复方案中界定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包括济南、青岛、烟台3市全域和其他14市的国家和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省182个园区,其中济青烟38个,其他14市144个。 从实际情况看,我省重大生产力布局主要分布在省级以上园区,均可享受到总体方案中的各类支持政策。而实施规划的范围,则涵盖了我省全部15.79万平方公里陆域和15.9万平方公里海域,这是因为动能转换是全省各市、各行业、各领域的共同任务,除了综试区覆盖的4万平方公里以外,还要更好的激发其他地区动能转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关兆泉介绍,“三核引领”,就是要充分发挥济青烟3市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资源富集等综合优势,先试先行、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树立标杆。比如,济南市实施北跨东延、携河发展,在黄河沿岸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省会城市。青岛市以西海岸新区、蓝谷核心区等为引领,建设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的城市。烟台市打造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示范区和面向东北亚对外开放新高地。 “多点突破”,就是要支持其他14市依托域内省级以上园区,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围绕布局未来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各出各的优势牌”“各拿各的特色菜”,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集群,打造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融合互动”,就是要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坚持深度融合、互利共赢,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着力在产业升级协作、要素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互通、生态环保共建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形成大合唱,奏好同心曲,努力实现全省整体效益最大化。
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动能
《规划》提出,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壮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5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把我省打造成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区。要密切跟踪国际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重点突破,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对接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规划》提出,积极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渗透应用,构建泛在互联融合智能安全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到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6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5%。 在高端装备产业方面,《规划》提出,要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推动通用航空、石油装备突破发展,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打造国内一流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完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加快新能源及配套体系发展,推动通用航空装备突破发展,促进石油工程装备转型升级,到2022年,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53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 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基础优势材料,超前布局前沿新材料,积极融入高端制造产业链。《规划》明确,突出新能源新材料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建设具有国内尖端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新材料研发、检验检测中心和产业发展高地。到2022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4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4%。 海洋是我省最大的潜力和优势。《规划》明确,现代海洋产业增加值要由2016年的13285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23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据介绍,我省要以智慧海洋为引领,大力推动海洋生产力布局由近海走向远海,稳步推进深远海油气、矿产和海上风能的资源利用,打造国家级海洋经济示范区。 医养健康产业要深入实施“健康山东”战略,促进医疗、养老、养生、体育等多业态融合发展,通过提升医药工业发展水平、创新医养健康服务模式、创新医养健康发展环境等举措,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产业链,创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到2022年,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
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形成新动能
《规划》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焕发生机活力,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培育形成新动能基础力量。 秦柯介绍,出清低端过剩产能,传统产业才能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新经济才有长成空间。将加快化解过剩产能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提出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着力化解钢铁、煤炭、电解铝、火电、建材、低速电动车等行业过剩产能。 《规划》提出完善去产能政策,通过分类处置僵尸企业、有效化解债权债务、妥善安置企业职工等途径,加快完善困难企业差异化处置机制,创新债权债务、职工安置等配套政策,切实保障企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规划》提出,到2022年,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51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1%。以基地化、链条化、智能化为方向,坚持创新、安全、环保、质效联动发展,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建设高端化工产业强省。 《规划》明确,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提升我省农业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径模式,引领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到2022年,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 《规划》提出,到202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5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6%。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丰富新型文化业态,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顺应大众旅游时代消费升级新趋势,扩大旅游产品供给,提升综合服务质量,推进旅游业多元化、全域化、国际化发展,发展精品旅游产业,打响“好客山东”品牌,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和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规划》提出,到2022年,精品旅游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8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4%,入境游客数量提高到630万人次。 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构建现代化、普惠化、便利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到2022年,现代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
设立6000亿元动能转换基金
《意见》提出,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动能转换,坚持以扩大开放助力动能转换,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转换。
《意见》明确,要重点创新“四个机制”:一是创新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机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实施民营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等。二是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加快落实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措施。三是创新财税激励约束机制,统筹用好中央财政补助,落实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各项税收政策。设立总规模为6000亿元的动能转换基金,重点支持“四新”“四化”项目建设。四是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据介绍,我省将实施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设立相关投资基金,依托境外经贸合作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优势产能、优质装备和先进技术输出。充分借鉴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行“服务大使”制度,加强重点外资企业点对点直通包办服务,有序放开育幼养老等服务业领域准入限制。
为确保《规划》和《意见》的有效落地,我省还建立了“四新”“四化”项目库,研究出台重大项目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将对接用好动能转换基金,将分批推进900个入库项目尽快落地,实现资源向重点项目集中,项目向重点区域集中,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的实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