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厉行法治 常修政德
“要坚持法治、反对人治”“领导干部要讲政德”。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聚焦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对领导干部如何讲法治、立政德提出明确要求。
做好各方面工作,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要求,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锻造优良党风政风、确保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
“浇风易渐,淳化难归”,大量事实警示我们,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上率下的“头雁效应”。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综观世界历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厉行法治,首先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法律作为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内容,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法治兴则风气正,法治强则纲纪明,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有了坚实基础。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政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也是政治生态的导航仪。领导干部立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净化政治生态开掘源头活水。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管好“家里人”和“身边人”,做到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深明大德是政之方向,严守公德是行之准绳,严明私德是己之操守,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筑牢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使领导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修好政德,重在常怀律己之心,多积尺寸之功,在慎独慎初慎微慎欲上下苦功、见真章。慎独,就是谨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做到知行统一、表里如一,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慎初,就是铭记“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破除侥幸心理,牢牢把住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关口,不越雷池一步。慎微,就是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慎欲,就是切记“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处理好公与私、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管好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领导干部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是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坚定不移厉行法治,锲而不舍常修政德,必将凝聚起全社会尊法守法、崇德向善的磅礴力量,弘扬清风正气,共筑新时代的朗朗乾坤。
原文标题《新华社评论员:厉行法治 常修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