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希望的田野上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从“三个导向”到“五个振兴”,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内涵要义;从“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体现了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充分信任和肯定,对全省人民的关心厚爱,更是对山东的莫大激励和鞭策,为山东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农业总产值、农业出口总额等8项数据排在全国首位的山东,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大潮中继续走在前列?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汇聚起1亿山东干部群众的磅礴力量,成为山东破题的关键。
产业兴则乡村兴,只有产业振兴,才能促进各类先进要素进入乡村,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全面振兴。山东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900亿斤以上,农产品出口连续19年稳居全国第一。同时,优质绿色农产品比重持续增加,在全国率先推出“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省级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农业“新六产”的框架布局基本形成,农村电商、定制农业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适度规模经营,是乡村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山东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9600家,农民合作社19.2万家,家庭农场5.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20万个。今年起,山东每年免学费定向培养200-300名基层农技推广人才,“三支一扶”大学生干满两年后可通过考核成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们将进一步通过发展农业‘新六产’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省农业厅厅长王金宝说。
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全省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基础。山东各地农村深入开展“四德工程”,突出抓好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实现行政村善行义举“四德榜”全覆盖。作为全国两个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试点省份之一,山东破陋俗、树新风取得实质性进展,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要以良好生态为支撑。山东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所有村庄全覆盖,形成了成熟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建设运营一体、区域连片治理”的污水治理模式初步形成。
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为保证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山东不仅识变应变,还主动求变——调整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副组长,一名常委任专职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成立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各市县党委也按此调整机构、配备力量,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的鸿篇巨制,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重大责任、重大使命和重大机遇。山东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着眼现代化强省建设大局,立足农业农村实际,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高层次发展,以务实管用的真招、实招、硬招,强优势、补短板、抓创新、树样板,让总书记“三农”思想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国实现乡村振兴作出山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