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进培育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助力我市“四个中心”建设的建议

信息来源:济南政协 发布日期:2018-02-28 12:12

关于引进培育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助力我市“四个中心”建设的建议

民盟济南市委员会

高等教育资源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最为强劲的 “发动机”。引进培育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可以为我市“四个中心”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可以有效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极大地提升我市的凝聚力和辐射效应。

一、我市引进培育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和机遇

1、驻济高等教育资源基础较好。各类驻济高校共计48所,专业门类齐全。拥有首席专家39人,泰山学者117人,长江学者45人,国家级重点学科27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6个,国家和部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

2、雄厚的产业基础和 “打造四个中心”的总体目标,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我市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发达,拥有亚洲最大国家级软件基地“齐鲁软件园”等一批电子信息研发机构。围绕打造“四个中心”的总体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涉及重大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多个方面,这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实现产学结合提供了广阔前景。

3、驻京高校向外转移和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为我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供难得机遇。作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密集的北京市将不再扩大高校规模,支持在京高校向外转移。在我国内陆地区的一些优质高校,因区位优势相对较弱,出于建设“双一流”的需要,也会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我市区位优势显著,加之环境优美、人文荟萃,相信会对这些学校产生极强的吸引力。

二、驻济高等教育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1、驻济高校多而不优。除山大是部属高水平大学,其余均为省属或市属地方院校,缺乏国内知名高校。

2、优质高校资源出现流失。山大6个学院和8家科研机构已整体搬迁到青岛,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济南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3、部分驻济高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例如,长清大学城为我市高等教育资源重要聚集地,但严重滞后的保障性基础设施大大阻碍了教育科技创新人才的进入和常驻。

4、驻济高校对我市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有限。驻济高校科研成果服务当地经济科技发展的作用尚未很好发挥,我市各科创平台在促进驻济高校及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方面还有较大操作空间。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在引进培育知名高校上频频发力,逐步跃升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势力”。我市在这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引进培育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几点建议

1、强化政策导向,为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奠定基础。建议成立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专门工作小组,负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工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及配套办法,从资金、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支持,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来济办学。

2、明确重点,分层实施,加快引进高等教育资源的步伐。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应立足于济南的城市定位,助力“四个中心”建设。注意与山大的优势互补,弥补山大部分学院和科研机构搬迁形成的教育科研凹地。在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上可采取分层实施的办法:首先,应紧紧抓住驻京高校向外疏解的机遇,积极吸引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名校来济设立校区;其次应积极联系西安交大等地处内陆、学科优势突出的优质高校来济联合办学;最后为提升我市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可以邀请国外名校来我市开办分校。

3、健全地校合作模式,积极培育发展驻济高校教育资源。完善相关领导联系驻济高校制度,建立健全地校合作交流机制,在用地、人才引进、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为驻济高校提供更好的服务,切实形成支持驻济高校发展的强大合力。引导驻济高校增强融入融合意识,服务地方发展。

4、充分依托科创平台,推动驻济高校科研成果“就地变现”。充分发挥创新谷、齐鲁软件园等园区产业集聚作用,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为推动驻济高校科研成果在我市转化提供支持和帮助。与国家和省部级试验室开展“订单式”科技研发合作,使驻济高校科研资源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贡献力量。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办公厅 © 2017 版权所有 www.jnzx.gov.cn

济南市历下区龙鼎大道1号龙奥大厦15层 邮编:250099

General Office, Jinan Committe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主办:济南市政协办公厅 承办:济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Design by ijntv.cn

鲁ICP备19000465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