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的建议
致公党济南市委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打造更加公平、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创新企业来济投资发展。近年来,我市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在2021年5月公布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考核结果中,济南市知识产权指标全省第一、全国第六,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2年8月,济南市获评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调研发现,我市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知识产权宣传力度不够,部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不重视知识产权的申请、获取、维护和运用等合规管理,防范化解经营法律风险的能力亟需提升。二是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呈现新型化、复杂化、高技术化等特点,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三是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解决途径少,权利人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四是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亟需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明专利质量和转化率亟待提升。建议我市以获评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坚持锻长板、补短板,加快落实各项工作举措,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努力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样板。
一、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力度
市知识产权局、市法院、高校等相关单位联合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网络”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崇尚知识产权、重视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典型案例解读等活动,提高市场主体对于商标品牌、专利、合规体系建设等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其树立以“尊重知识、鼓励创新、诚实守信、正当竞争”为核心的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指导和帮助其加强知识产权合规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健全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一是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市场监管局、专利局、版权局、公安局、海关、法院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立体执法网络,完善重大案件会商和通报制度,形成联合执法协调机制、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和诉讼调解联动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山东大学、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山东省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等专业平台作用,汇聚全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建立覆盖知识产权各领域的专家智库,推动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协同保护。三是充分发挥律师等专业人才作用,由济南市律师协会牵头成立知识产权专家律师团,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同时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需求提供专业、新颖、有特色的研究咨询服务。四是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强化知识产权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工作,运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依法快速高效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三、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处罚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行刑衔接、刑民衔接,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切实遏制和威慑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努力营造不敢侵权、不愿侵权的知识产权严格保护法律氛围。依法支持维权合理费用支出,对与案件诉讼标的额、案件复杂程度等相称的客观真实的合理开支,依法计入赔偿总额。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将知识产权违法违规行为纳入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建立知识产权黑名单,对于有侵权违法行为的企业在征信上扣分,并给予联合惩戒。
四、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创新知识产权交易体制,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站式全链条受理平台和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降低专利许可交易成本,健全知识产权检索、咨询、评估、交易等功能,运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提升知识产权评估、交易等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拓宽供给渠道、推进供需对接、促进转化实施,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积极主动适应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提升知识产权跨境保护和海外维权力度,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畅通知识产权抵押和快速变现渠道,破解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方式,充分发挥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的作用,优化补偿机制和质物处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