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我市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建议
关于提升我市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建议
济南市工商联
自建国以来,济南市就是国家确立的战略性工业生产基地,特别在我市确立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最近几年间,产业集聚已经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支撑力量。抓住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我市形成了大量的生产集聚型集群和外贸导向型的集群,例如重汽,浪潮,激光雕刻机等集群。近年来,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和外部形势的变化,不少集群加快转型升级,各个集群整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这一过程中,构建高效的创新网络,实现技术创新的引领是关键。建议着重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质效提升、集群协同网络建设、集群影响力提升等问题,加快推动我市产业集群向创新、先进、绿色迭代升级,实现向更高层面跃升。
一、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重点,夯实集群基础优势
济南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大部分是基于济南市早期多年的基础建设投入和近些年的科技资金支持,很多已经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有了一定位置,但都不同程度面临产业链的短板弱项,这些短板弱项解决不好,在外部冲击下,现有的优势就会出现下降。因此,要抓住新一轮产业和技术变革机遇,加快集群产业链水平提升。一是要发挥集群合力解决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问题。明确关键技术的动态,梳理集群内需要攻关的关键技术清单,加强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协调组织,开展“揭榜挂帅”式的专项攻关,不仅发挥链主的作用,也要支持整个产业链条供应链企业的技术攻关,才能全链条整体持续保持优势。二是要抓住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机遇期,深化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应用,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推进集群绿色制造,加大力度推进企业生产方式升级,着力保持集群效率优势,只有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创新信息量的积累,才能实现新技术质的突破。三是注重融合创新。跨界融合是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建议集群在聚焦优势领域不断做强的同时,注重延伸拓展汇聚相关产业,繁荣壮大集群产业链体系,加强与相关集群合作,为促进跨界融合、延展新增长点汇聚可能性。
二、以加快建立体系化创新平台为重点,构建创新生态
完善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是构建集群创新生态的重要基础,美欧等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都基本建立了在全球有影响力的高质量研究机构,这些技术创新平台和中介机构,有效促进成果转化和跨界融合,是集群创新生态构建的重要力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已建立了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载体,但还存在着总量偏少、结构不平衡、使用效率不高等特征。因此,要重点关注创新载体与区域产业布局协调、质量提升和成果转化的问题,整合利用好现有创新平台载体,加强体系化建设。一是要着力培育在行业内具备一定影响力和引领力的高校、研究机构等,打造创新核心。二是要加强各类创新平台载体的协同和整合,优化完善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借鉴欧美成熟运营经验,以市场化为核心,推进创新平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着力提升创新平台的质效和活力。三是要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具备较强能力服务成果转化、产学研结构、跨界融合的专业技术转移中介机构。
三、以提升集群发展促进组织能力为重点,完善协作网络
网状协作是集群的重要特征,高效的协作网络是集群发展活力创新的重要来源。当前我国不少集群仍然停留在空间集聚和供应链上的协作,网络协作程度仍然不高。全球集群发展经验和趋势表明,领域内有影响力的集群发展促进组织是集群网状协作的重要力量,加快建立专业化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已经是工信部门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大胆探索,加大支持,着力提升集群发展促进组织的“自我造血”能力,重点围绕组织交流活动、提供商务服务、开展人才培训、促进技术转让、牵头合作研发等构建能力,不断提升集群发展促进组织的竞争力。二是立足集群政策目标,发挥集群发展促进组织作用,通过倡议、技术路线图、白皮书等形式,促进集群树立共同目标。三是研究搭建全国、全省、全市层面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地图、合作平台,加强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监测,搭建集群跨国、跨领域、跨集群合作交流平台。
四、以集群品牌和文化建设为重点,促进共同行动
文化是集群保持竞争力、创新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动因,充分发挥文化的整合、导向、规范、传续和赋能作用,有利于促进集群创新共享、追求卓越,提高集群在全球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汇聚全球优质企业、技术、人才、资本等,提升集群的软实力,更好实现创新发展。一是挖掘济南制造业集群文化,引导济南特色工业文化建设纳入集群培育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鼓励和引导我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同发起倡议,加强集群非正式制度建设,发挥集群领军企业家、领军人才对集群的引领作用,加快引导集群形成不断追求卓越的文化向心力,促进共同行动。二是集群名片是集群形象的特别彰显和集群实力的重要标识,打造形成具有国际知名度和世界影响力的集群名片,是集群实现向世界级跃升的具体象征,“硅谷”就是典型。集群要立足我市产业优势特色,打造集群名片,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支撑,提升资源要素汇聚能力。三是完善集群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制度,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有效市场机制,引导集群主体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创造集群公平透明环境。
五、放大“专精特新”企业队伍优势
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培育一批产业集群“配套专家”企业。深化“链长 +链主+专精特新”协同。构建链群协同机制,动态培育“链主”企业、“链主”伙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加强重点产业链跟踪研究,定期组织全链条企业开展交流对接服务活动,通过“工赋济南”建设产业链一链通,实现标志性产业链上线全覆盖。强化供应链安全评估,断链断供风险摸排和供应链备份对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六、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开展服务型制造,引领带动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强化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融合发展企业,这是制造业产业链集群发展的链接核心,也是高水平发展的最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