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政协】区县政协主席谈“商量” | 槐荫区政协主席韩军:推动四个完善 提升“商量在槐荫”协商质效
推动四个完善提升“商量在槐荫”协商质效
槐荫区政协主席 韩 军
槐荫区政协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多方联动、强力推进、规范建设,专注协商主业,加强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商量”平台建设,继续擦亮“商量在槐荫”品牌,彰显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优势,切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创立了政策宣传、沟通思想的新阵地,建立了为民服务、化解矛盾的新载体,搭建了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的新平台,为服务槐荫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2023年7月21日,槐荫区政协召开“深化六位一体融合发展,推动国际医学中心腾飞”商量座谈会。
一、完善制度机制,优化顶层设计。一是完善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商量工作室”作用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建设重点、工作流程,通过完善一个平台支撑、四条措施保障,商量工作室标识样式、工作规则、活动规程等制度机制不断规范,搭建起“商量”工作的“四梁八柱”,为槐荫区231个商量工作室灵活务实高效开展“商量”活动提供了科学工作依据。二是精准定题。完善了党委出题、政府点题、与部门商题、委员荐题、向社会各界征题等选题机制,拓宽了选题渠道。依照“协商议题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党委政府工作重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的标准,牵头制定年度政协协商工作计划,经主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报区委常委会审定,由三办联合印发施行,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三是落实责任。对年度重点协商任务进行分解,尤其是区级“商量”议题,制定月度“商量”计划,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处室、完成时限等,着力夯实工作责任。
二、完善调研机制,夯实协商根基。一是精心设计方案。尽量做到“立意明、范围广”,以“深调研”助力“真商量”。如,区级“商量”议题“围绕发挥区位和平台优势,助力槐荫高质量发展”比较宏观,我们分为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央企总部城3个专题开展调研,最终形成“1+3”的调研成果。二是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了由多名专家组成的“商量”智库,同时注重吸收具有相关专业特长和工作经验的政协委员、党政部门领导及建言能力强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实现优势互补。三是全面深入调研。调研前做好沟通交流,围绕“商量”议题,多次举行调研筹备会,明确调研目的方向和任务要求;调研中坚持集体视察和个人调研、区内调研与区外考察、联合调研与联动调研相结合,既在面上摸情况、又在点上剖麻雀,去年以来,先后围绕槐荫文化品牌建设到济宁尼山圣境走访调研,围绕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到厦门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园和苏州、无锡考察调研医学及康养产业;调研后对各方意见和看法进行汇总梳理,组织智库成员和相关专家充分论证,着力提高意见建议的针对性、可行性,形成初步的协商框架和协商意向,为开展好“商量”打下坚实调研基础。
三、完善协商机制,整合多方力量。一是建立理论学习机制。加强政协委员对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学习,加强“书香政协”建设,以“书香”促“商量”,成立政协书房等,组织政协委员赴北京小米、京东等国内标杆企业开展游学活动,大力培育协商文化,营造良好协商氛围,以思想武装的大提高促进工作质量大提升。要求各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将“商量活动日”作为“委员学习日”,将党的创新理论、时事政策以及区委、区政府、区政协中心工作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同时,建立委员“微信群”,不定期推送学习内容,方便委员学习。二是建立活动开展机制。“商量”包括确定议题、专题调研、议题分析、集中协商、成果运用五大步骤,以“党政中心任务和群众关切问题”作为协商重点,把握住基层“商量”接地气、有温度、办实事的特点,吸纳群众代表、村组社区或企业参加,保证党政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等协商主体都能到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协商的积极性,助推“事要解决”或达成共识。三是建立网络协商机制。创建“团结槐荫”智慧政协履职平台,通过屏对屏、端对端,常态化在线开展“商量”,让委员、群众、部门等主体实现零距离交流、无障碍互动。年度政协协商工作计划中的区级“商量”议题通过平台发布,从围绕议题开展调研活动到开展“商量”过程再到“商量”成果的展示,实现了沉浸式、闭环式、一站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过程“商量”。
四、完善落实机制,提高协商实效。一是完善履职成果转化机制。与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联合制发《关于政协政治协商成果领导批示件督办落实办法》,确保协商成果特别是领导批示要求全面准确及时落实。去年以来,区政协向区委、区政府报送的履职成果获主要领导同志批示23次,有力促进了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和协商成果从“纸面”落到“地面”。二是建立履职考核评价机制。区政协对商量工作室工作进行管理考评。街道商量工作室一般每半年安排不少于1次“商量”。社区(村)商量工作室一般每季度安排不少于1次“商量”。将参加“商量”活动与委员履职相关联,要求每名政协委员每年参加活动不少于2次,同时列入委员履职档案,作为年度评价委员履行职责的考核依据。对于经常性参加“商量”并且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建议能够很好的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委员,区政协授予荣誉,并给予更多支持。三是完善协商品牌打造机制。继续擦亮“商量在槐荫”品牌,各级协商意识明显增强,协商中政协元素越来越多,“商量在槐荫”LOGO标识遍地开花,用协商民主的方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常态。区级“商量”抓大事。区级“商量”先后围绕“印象济南商圈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经十西路汽车产业带发展规划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赋能槐荫高质量发展”“举办首届济南国际儿童戏剧节”“深度挖掘辖区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持续助力‘文化兴’”“‘槐荫四宝’品牌提升发展”等组织开展活动40余次。区委书记孙常建、区长刘敬涛多次参加商量座谈会,批示商量专报7次。出台《槐荫区政协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召开重点提案督办推进会,主席会议成员领衔跟踪督办,围绕中央和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重点项目建设和重要民生实事落实以及群众关注问题的解决落实,聚焦城区征地拆迁、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振兴发展、城市提质升级等,深入开展协商式监督,助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商量工作室办实事。各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依据辖区委员特点,积极创建本街道特色“商量”品牌,比如青年公园街道的“小院茶馆”,匡山街道的“小小政协委员”等,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到西市场街道北大寺社区听取政协商量平台情况介绍,详细了解政协协商民主的基层实践和作用发挥情况并给予了肯定。去年以来,231个商量工作室围绕轨道交通夜间施工噪音扰民治理、青年友好型城区创建、社区环境提升、老旧小区治理等群众身边事共组织各类“商量”活动360余次,助力解决民生实事162件,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真正落到实处。“微商量”解关键小事。探索基层协商新载体,指导和支持委员发挥自身领域优势和专业特长成立“特色委员工作室”,打造“微商量”平台,“零距离”服务界别群众,为界别群众排忧解难。“海明”特色委员工作室累计帮助辖区居民解决路不平,水不通,灯不亮,井盖缺失等40多件民生实事问题,2021年荣获山东省政协“十大杰出委员工作室”。“成国帮你来调解”特色委员工作室累计调解农民工讨薪等相关案例600余起。“媛媛请你喝咖啡”“法润你我”等特色委员工作室积极助力商圈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及时为群众送去更多关怀温暖,让群众觉得政协离得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槐荫区政协供稿)